5月21日,重慶舉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傅倩倩表示,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重慶已連續6年在市級層面制定優化提升方案。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傅倩倩。首席記者?龍帆?攝
在前幾年的基礎上,今年重慶堅持系統集成、迭代更新,在5月12日印發《重慶市2025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清單》,圍繞營商環境九大專項行動41方面重點內容,提出2025年度工作任務200項,積極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營商環境改革成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慶充分尊重企業意愿,提前開展了“營商環境怎么干”意見征集活動,在《任務清單》中直接回應企業所需、所想的工作任務有130余項。
在提升政務環境方面,針對涉企政策多而分散、企業“不好找”的問題,《任務清單》提出要加快建設“政策直達快享”應用,建立個人與企業多維標簽畫像,通過AI大模型、智能算法實現“政策找人”精準推送服務;搭建政策事項“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企業群眾一站辦理、一鍵享受。
在提升法治環境方面,針對企業反映亂執法、亂檢查的問題,《任務清單》提出要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整治趨利性執法以及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關注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大量異地執法、大額頂格處罰等情況。
在提升市場環境方面,針對企業反映存在公平競爭障礙的問題,《任務清單》提出要征集招標投標領域設置隱性門檻和不合理限制線索,重點整治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的行為。
在提升創新環境方面,針對企業反映我市鼓勵支持創新的力度不夠大的問題,《任務清單》提出要建立完善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機制,重點支持區域科創平臺建設及能力提升、成果孵化轉化體系建設、人才團隊基礎研究,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在提升要素保障環境方面,針對企業反映我市用地審批不夠便利、融資難等問題,《任務清單》提出要對重大產業項目用地應保盡保,實現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保障率達100%;開展銀政企對接活動,推動項目融資需求對接,降低企業融資壓力。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