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你來重慶吃美食了嗎?在五花八門的山城美食中,有一件“秘密武器”——木薯淀粉!
近期,又有6400余噸老撾木薯淀粉在重慶樞紐港產業園護航下,歷時6天抵達重慶,走上川渝地區的餐桌。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類之一,在東南亞多國均有種植。木薯淀粉分為食用級和工業級,食用級可制成粉絲、“珍珠”、湯圓等食品,在川渝地區需求量極大。近年來,得益于中老鐵路開通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推進,老撾木薯淀粉熱銷中國。
作為重慶最早融入通道建設的區縣之一,同時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江津早早便搭上中老鐵路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快通車”,通過鞏固鐵路運輸鏈路,搭配完善本地物流集散節點、優化通關查驗流程等配套舉措,構建穩定供應鏈,以此保障從老撾常態化進口木薯淀粉。

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江津-萬象)國際貨運列車首發
今年3月,江津班列首次以“鐵路快通”模式進口老撾木薯淀粉,使單趟班列節省口岸通行時間1至2天,單箱成本降低約200元。7月,重慶首例“鐵路快通+車邊直提”組合模式落地小南埡站,自老撾經云南磨憨口岸進境的木薯淀粉僅用6天抵達重慶,全程較該模式實施前壓縮2天,單箱成本降低約500元。

在小南埡站完成進境集裝箱貨物“車邊直提”
回顧老撾木薯淀粉6天抵渝,小南埡站貨場安全管理員謝黎感慨萬千。“我是黨員,又是裝卸安全負責人,這事兒我得扛起來。老撾那邊的貨一出發,我們就同步跟蹤運輸動態,每天和海關、企業開協調會,就怕哪個環節掉鏈子。貨物到站前,我還帶著團隊把裝卸路線走了3遍,連叉車轉彎的角度都算了又算。”
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計開行1587列,共運輸79373標箱。其中,木薯淀粉作為中老鐵路回程班列的主要貨物之一,通過小南埡站進口超2200標箱,累計運輸超6萬噸,供給益海嘉里(重慶)糧油有限公司等川渝企業。

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貨場
從中老班列常態化開行,到老撾木薯淀粉6天速達,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每一次提速,都離不開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的深耕細作。園區以保障班列穩定運行為基礎,優化物流鏈路、提升通關效率,聚焦塑料顆粒、木薯、有色金屬等東盟大宗商品,全力打造要素集散中心,助力江津成為連接東南亞與內陸的“黃金節點”。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