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運營調度中心,大屏幕上一串串跳動的數字映入眼簾,意味著在這里,管理者可實時查詢沿線各地鐵路、港口等信息,對沿線省(區、市)的貨源、船期等進行調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數字背后是一張連接全球的巨大網絡正鋪展開來,以“13+2”機制為基礎,重慶與廣西合作牽頭,會同沿線省(區、市)建立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并成立重慶、貴州、甘肅、寧夏、新疆、湖南等區域子公司,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原則推進通道建設。

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調度中心大屏幕。重慶《當代黨員》記者李云霄? 攝
滾滾長江水,連起兩地情。作為最早加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合作機制的地區,貴州與重慶同處西南腹地,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在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具有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支撐作用。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不斷加速,兩地合作故事正在不斷上演.......
以數字化為例,依托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建設的“陸海鏈”數字提單平臺,陸海新通道運營貴州有限公司創新推出“一單制”服務模式。該公司負責人鄭俊杰直言,“一單制”模式可依托陸海新通道海內外倉庫、堆場、站點、干線運輸等物流網絡體系,優化組織運輸,也可減少客戶與多個主體對接的繁瑣步驟,避免多次換單產生額外成本。

貴州首筆西部海陸新通道多式聯運“一單制”數字提單綜合服務業務落地遵義。
在此之后,陸海新通道運營貴州有限公司首單凍品業務成功落地西部陸海新通道無水港冷庫。今年2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首個內陸無水港凍庫正式開倉運營,它的建成將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進一步深化集散分撥中心建設,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升級。

陸海新通道貴州公司首單凍品業務成功落地西部陸海新通道無水港冷庫。
鄭俊杰表示,未來將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無水港,推動茶葉、辣椒、竹筍等本土優質農產品拓寬銷路,引入優質水產品、水果、肉類等優質商品穩定供應本土市場,打造一個“全鏈條、多種類、現代化”的冷鏈產業體系,助力“黔貨出山,優品入黔”。
沿著這條新通道,更多要素資源在兩地有效流動,帶動更多新產業拔節生長。
今年4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渝黔桂干線在渝貫通首發,一條橫跨三省、全長超千公里的綠色動脈正一路向南改寫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新”格局。
這條重慶至廣西的氫能干線,可與欽州港海運無縫銜接,實現“公路+海運”綠色聯運,可有效帶動重慶、貴州、廣西及周邊地區加快打造中短途氫能物流應用場景,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中石化貴州綜保加氫站,每天能滿足30輛氫能重卡的加注需求。“車貨最大重量達49噸的氫能源重型卡車,在重慶到貴州再到廣西的1200公里公路上,加三次氫氣,費用比油車要便宜五到六百元。”民生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車隊隊長明海說。

重慶市無水港。重慶《當代黨員》記者李云霄? 攝
此外,貴州也在提升內河通航能力,催生千噸級船舶需求。作為烏江三級航道配套項目,此時,貴州德江白果坨大橋改建項目現場正一片繁忙。白果坨大橋生產副經理宋賢介紹,“白果沱大橋自今年2月份開工以來,已完成計劃進度的20%,計劃年底通車。”
該項目建好后能夠保證1000噸船舶順利地通過烏江航道,不僅滿足烏江沿線群眾出行,更有助于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推動烏江沿線城市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動發展。
2024年底,烏江三級航道建設工程啟動,計劃將通航標準從500噸級提升至1000噸級,未來從遵義烏江渡至重慶龔灘431公里航道將實現更大規模、更低成本的運輸。
“相近地緣,讓重慶與貴州天然相親。”陸海新通道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江云表示,未來,重慶與貴州除了物流上的合作,還將按照兩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以發展通道經濟為導向,建立沿通道的產業上下游聯系,培育通道增量貨源,共同促進西部地區進一步開放融合發展。

陸海新通道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江云接受記者采訪。重慶《當代黨員》記者李云霄? 攝
如今,這條出山入海的黃金通道,改變了曾經西部地區大多貨物出海“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窘迫,連接我國西部地區多個省市和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成為區域協作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橋梁,讓白酒、辣椒、茶葉、吉他、輪胎等貴州特色產品擁抱世界不再遙遠......
一路走來,西部陸海新通道跨越地理阻隔,將內陸與海洋緊密相連,重塑區域發展新格局。2024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三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共運輸貨物25.18萬標箱、同比增長41%,貨值達467億元、同比增長67%。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我國18個省(區、市)73個城市的158個站點,通達全球127個國家及地區的567個港口。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