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農業農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聯合印發《重慶市2025年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報廢補貼+更新補貼”雙重政策激勵引導農民及農業經營主體淘汰老舊農機,加速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據介紹,政策自即日起實施,本次單臺補貼金額最高30000元,補貼范圍由13類擴大至27類機具。
補貼對象惠及個人及組織
范圍擴大至27類機具
本次補貼對象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根據《通知》,重慶市在農業農村部規定的15類報廢農機基礎上,結合山地農業特色,新增了旋耕機、微型耕耘機、秸稈粉碎還田機、果蔬干燥機等12類本地高頻使用機型,補貼范圍擴展至27類機具。
明確五類報廢條件
部分新機補貼標準提高50%
《通知》要求,報廢農機的發動機等主要部件應齊全,來源清楚合法,機主應就機具來源、歸屬等作出書面承諾,同時還明確了五類報廢條件:一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嚴重損壞,無法修復的;二是預計大修費用大于同類新產品價格50%的;三是達到或超過報廢年限的;四是未達報廢年限,但安全隱患大、故障發生率高、損毀嚴重、維修成本高、技術落后的;五是國家明令淘汰的。滿足五類報廢條件之一即可申請補貼。
補貼標準由報廢補貼與更新補貼兩部分構成。
報廢補貼標準詳見《重慶市農機報廢補貼額一覽表》。其中,報廢聯合收割機、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水稻拋秧機等并購置同種類新機的,補貼標準提高50%。報廢田間作業監測終端、農用北斗輔助駕駛系統、植保無人機等設備需同步購置新機方可享受補貼。
更新補貼按照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相關規定執行。
提供屬地便民服務
鼓勵回收企業鄉鎮設點
《通知》明確,為提升政策落地效率,農民(個人年度限5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組織限30臺)可向當地鄉鎮(街道)網點或回收拆解企業提交申報材料,通過“回收確認—注銷登記—補貼申請—資金兌付—報廢拆解”等流程辦理。鄉鎮(街道)接受補貼申請服務后,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核驗。
鼓勵回收拆解企業下沉鄉鎮設點,支持上門回收、辦理業務;鼓勵根據實際將回收環節與拆解環節分離,提高資金兌付效率;要求關鍵部件破壞性處理,建立拆解檔案保存3年,嚴防報廢農機回流市場……一系列“汰舊換新”政策組合拳,將大力加快全市農業機械結構優化,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化率提升。
溫馨提示
如需對《重慶市2025年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相關內容作進一步了解,可撥打以下咨詢電話:政策熱線023-67909982,系統支持0351-2357509。?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