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攜手,川渝商機涌動。9月25日下午,重慶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產業對接暨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成都舉行。活動以“雙城鏈動·渝見未來”為主題,以產業協同為紐帶,搭建起兩地資源對接、項目合作、互利共贏的平臺。現場42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近100億元,為成渝地區從“地理相鄰”向“產業共生”升級注入新動能。

簽約現場。主辦方供圖
鏈動發展:多維“鏈接”織密雙城合作網絡
“鏈接國家戰略與市場機遇、東部資源與西部沃土、全球創新要素與本地產業基礎,我們正全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鏈接網絡。”活動現場,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帆分享了成渝地區的發展機遇與合作愿景。
當前,川渝兩地正以交通、開放、數字三大維度為支撐,持續織密合作網絡,讓“雙核”聯動的基礎愈發堅實。
在交通鏈接上,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等重大通道加快建設,“雙核”1小時直達、毗鄰地區1小時通勤的交通格局逐步成型。成渝世界級機場群航線網絡覆蓋全球,長江上游首個萬噸級碼頭重慶新生港如期開港,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順利通航,陸海聯運效率不斷提升,為產業協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保障。
開放鏈接方面,川渝兩地共同打造中歐班列(成渝)品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硬聯通”和綜合服務“軟聯通”,中泰、中越等國際班列的開通,構建起“鏈接全球、輻射內陸”的多式聯運集疏體系。同時,兩地深化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不斷提升西部地區高水平開放水平。數據顯示,2024年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超過5700列,為成渝地區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數字鏈接則為產業協同插上“智慧翅膀”。川渝兩地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推動標識解析成都綜合節點接入重慶頂級節點,實現兩地二級節點互聯互通,目前已鏈接企業超4萬家,標識注冊量突破409億。
協同共生:產業融合構筑區域發展新優勢
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業經濟總量突破7.7萬億元,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特色消費品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提質。
活動現場公布的這組數據,彰顯了川渝產業協同發展的豐碩成果。
近年來,兩地以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為核心,在戰略、產業、科創三大領域持續深化協同,逐步構筑起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戰略協同上,川渝兩地攜手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構建起系統完備、銜接順暢的“1+N”規劃政策體系。川渝高竹新區等一批跨區域合作平臺的設立,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落地見效,實現戰略同頻、行動同步、政策同效。
產業協同方面,兩地聚焦汽車、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開展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擴鏈行動,推動“長板”環節優勢互補、互相配套。以汽車產業為例,一輛“重慶造”汽車,四川產配套產品占比超80%,2024年川渝兩地汽車總產量達34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08.7萬輛,已成為我國第三大汽車產業集群。
“目前,我們在手訂單客戶眾多,急需擴大西南片區基地。”科創板上市企業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傳感器事業部總經理蘇暢介紹,他們將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北碚園區,提升對長安、賽力斯等主要客戶的服務配套能力。目前,一期項目正處于裝修及新設備入場調試階段,2026年一季度部分設備調試量產,投產后預計產能1500萬套傳感器,形成約1.53億元年產值。
科創協同則為產業發展注入“智力引擎”。川渝兩地共筑西部科學城,擴大成渝中線科創走廊全國影響力,推進“高端裝備鑄鍛件極限制造”等8個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聯合啟動成渝地區科技合作“雙千”計劃,發布重要成果和新計劃103項,促成技術交易、項目投資等簽約46億元。
合作共贏:項目落地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活動現場,42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涵蓋智能裝備與智能制造、先進材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領域,為成渝地區產業協同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項目類型來看,新能源產業成為此次簽約的“主力軍”。比如,此次大足與成都多普力簽約的新能源摩托車配套生產項目,項目用地50畝,計劃建成年產能1000萬套電動車中央控制系統生產線。這一項目將填補當地產業鏈空白,推動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大足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鄧廷力說,大足新能源摩托車產業本地配套率已超過60%,今年產量將突破200萬臺,力爭到2027年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
智能制造項目則為重慶“智造重鎮”建設添磚加瓦。比如,西安德盟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剛石底座生產基地項目簽約永川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位置優越,離西安近,芯片產業鏈有優勢,最吸引我們的是永川政府服務主動周到,融資優勢大,基金運作靈活。”該公司副總經理郭琪說,他們專注第四代半導體單晶金剛石材料研發,其產品尺寸大、品質達電子級,性能全面,散熱是氮化鎵5倍左右,可用于芯片基底及基礎材料。項目計劃在永川投資5000萬-8000萬元,力爭2027年投產,滿產產值1億元。
此次活動吸引到300多家國內外重點企業參與,涵蓋90余家500強企業、上市公司、央國企、行業龍頭和鏈主企業,以及60余家商協會和科研院所。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商協會產業協同聯盟成立儀式,該聯盟將成為推動成渝地區商協會資源共享、產業協同的重要平臺,進一步促進兩地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匯聚更多力量。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商協會產業協同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我們既在區域協作、產業協同等方面助推兩地聯動,更在科技資源共享、技術轉移服務等領域促進兩地互動。”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四川辦事處主任李歷介紹,2021年以來,已推動云貴川陜藏等地區渝商回渝投資超486億元。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聯合市政府駐外辦事處、異地商會和校友會等資源,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常態化開展產業對接,搭建重慶市與重點區域企業溝通對接平臺,持續擴大重慶制造業“朋友圈”,共同助力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