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5“巴人根脈·時代新生”泛巴地區巴文化研究發展交流會在涪陵舉行,會上簽署了《泛巴地區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記者從會上獲悉,以陜鄂川渝黔為主的泛巴地區將在考古共研、文物共展、文旅共融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巴文化走廊”,助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據了解,巴文化是指巴地自古發生發展延續至今的文化,商代后期至南北朝時期,巴人或巴族聚集于中國古代的西南及中南地區。從地理版圖來看,泛巴地區東至魚復,即現在的重慶奉節夔門一帶。西至宜賓,北接漢中,南抵貴州遵義,包括了陜鄂川渝黔五省市。
本次會議以“巴人根脈·時代新生”為主題,旨在推動巴文化從學術研究走向大眾生活,從地域資源升級為國家文化名片。根據《備忘錄》,包括我市涪陵、萬州、渝中區以及湖北恩施、四川巴中等地在內的陜鄂川渝黔五省市相關地區將以巴文化為紐帶,搭建起跨區域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傳承合作機制,推進跨地區文化旅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為進一步講好巴文化故事,涪陵區文化旅游委將攜手重慶市川劇院、上海創奕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以巴蜀地區早期杰出女性實業家“巴清”為主題,打造川劇劇目《巴清》。“我們將通過人物服飾、舞臺布景、語言藝術等方式充分反映巴文化的傳統風貌,展現巴人獨特的精神風貌和深刻的主題思想。”涪陵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說。
當天,活動還發布了4條泛巴地區文化尋根路線,串聯起德陽三星堆、涪陵小田溪、宜昌香爐石等泛巴地區的巴文化遺址,活態呈現了巴人的信仰起源、始祖崇拜、禮樂制度等。涪陵區與四川德陽、湖北宜昌等地簽署了景區門票互免合作協議,推動泛巴地區共建“巴文化”客源大市場。
據了解,作為巴國故都,涪陵擁有小田溪墓群、白鶴梁等巴文化遺跡。其中,小田溪墓群是目前已發現的最高等級巴文化貴族墓地,其12號墓先后出土了66件套(158件)高規格隨葬品,為巴國在禮樂制度與青銅文明上的成就提供了佐證。接下來,涪陵區還將以小田溪遺址保護利用為引擎,全面推進巴文化研究、闡釋與轉化工作,也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入新動能。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