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十一次會議召開。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核心引擎,重慶兩江新區與四川天府新區“雙核”正攜手共建“極核”。
如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邁入第5個年頭,“雙核”表現如何?
答案,就在雙向奔赴的行動之中。
產業協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兩江新區、天府新區都是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2024年,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的全域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5000億元。
2020年以來,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累計召開6次黨政聯席會議。如今,兩江、天府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八大產業旗艦聯盟已聚集頭部企業90余家、會員企業近1000家。兩地產業在功能上相互支撐,在發展上高效協作。
數據顯示,全國每9輛汽車就有1輛產自川渝,超過五分之一的動力電池實現“川渝造”。
在兩江新區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流淌著四川“血液”的重慶九洲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緊生產電機控制器系統,它們將被裝配到“重慶造”新能源汽車上,駛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近年來,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進化,涌現出不少機會,作為上游配套的電子信息企業,我們也愿意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之中,深度參與產業布局。”九洲集團市場部西南區域市場總監曹坤鵬介紹。
作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代表,僅長安汽車主流車型,就搭載了四川50家供應企業提供的零部件,帶動川渝683家合作伙伴發展、12萬人就業。
無獨有偶,兩地在產業合作領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長安第四代CS75 PLUS汽車的車燈芯片由天府新區易沖半導體有限公司提供;四川寧江山川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每天晚上發車,第二天早上物資就可以到長安汽車倉庫;重慶梧桐車聯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聯手,打造基于國產虛擬化底座的先進智能座艙交互平臺……

長安汽車兩江工廠。王加喜 攝
兩江新區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江新區將以川渝共建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目標,發揮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主陣地作用,強化產業協作、共建產業生態,系統謀劃、整體推進,與天府新區以及四川各地合作,助推兩地汽車產業發展實現了新跨越、邁上新臺階。
科技創新打通“新走廊”
兩江新區、天府新區都是資源富集、活力澎湃的創新策源地,如何更好深化科技協作,打破物理壁壘,讓兩地科技資源加速融合?
2024年底,兩個國家級新區,打通一條“新走廊”——成都科創生態島與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打通科技創新資源鏈接共享通道。
有了這個平臺,兩江新區的某企業負責人輕點鼠標,就可打開兩江智慧明月湖科創服務平臺。屏幕上,不僅展示了本區域的企業信息,還有成都科創生態島上的詳盡資料,如企業信息、最新產品發布、招商融資需求等,都清晰呈現在眼前。如果對某家企業、某個新產品有興趣,一個電話就可以直接聯系對方,再也不必四處奔波尋找資源和合作伙伴。

2024年7月31日,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協同創新產業旗艦聯盟大會暨智能裝備產業科技交流會舉行。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資料圖片)
線上互通,線下合作。今年7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川渝雙碳技術創新中心團隊參與推進的年產10萬噸生物質制航煤示范工程項目落地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而該技術中心正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和重慶研究院聯合設立的專業研發機構,旨在促進更多技術成果在川渝兩地轉化。
兩所研究院同根同源、各有側重,積極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研究院基于重慶制造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的產業特點,主攻智能制造領域。四川研究院則側重于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領域。
2025年第二期科創重慶·雙月論壇暨第五屆重慶四川技術轉移轉化大會上,集中簽約3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和產教融合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表彰川渝兩地產學研協同創新好案例等項目24個,推廣72項川渝科技創新成果。
接下來,兩個國家級新區將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共通、資源共享、成果共用,助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新進展,在全國跨區域協同創新版圖中走在前、做示范。
合力打造開放門戶和統一大市場
通道是對外開放的基礎支撐。在兩江新區果園港,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也將川渝兩地“串聯在一起”。
果園港“水港”功能延伸至四川眉山,推動渝穗(果園港)班列全面常態化運行,兩江新區與廣安市果園無水港項目簽約掛牌,粵港澳大灣區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功開行首趟“冷鏈海鐵聯運班列”……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有了大通道提供充足的運力、豐富的航線、高效的現代物流,兩地經貿往來更為密切。
今年3月,重慶川能果園港現代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是四川能源發展集團與重慶保稅港區集團共同謀劃打造川渝實業西南貿易中心項目的首個落地項目。該公司將在果園港綜保區打造中國西南最大的調味品集散中心,形成以線上現貨交易中心和線下以數字化加工、智能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為支撐的三產融合園區。
7月前后,“成渝RCEP經貿中心”在重慶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旨在深度依托綜保區的政策、區位及功能疊加優勢,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RCEP成員國在貿易往來、雙向投資、產業協同等核心領域的互利合作。
在共同建設川渝統一大市場,共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也不遺余力。
在市場監管合作方面,兩江新區深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信用監管協同合作,協同暢通維權渠道。以“異地受理、屬地處理、結果互認”為原則,建立消費糾紛處置“綠色通道”,今年以來已協同處理跨區域消費糾紛7件。
為深入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及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國家戰略,深化川渝司法合作,重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與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聯合發布10篇保險審判和6篇金融調解典型案例,有力推動川渝自貿區保險法律適用統一,為打造國際一流西部金融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穩致遠提供優質高效司法保障。
此外,兩江新區、天府新區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擴大民生保障覆蓋面,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雙城生活、同城體驗”逐步成為現實。
目前,川渝兩地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項目由80項擴增至141項;成立兩江、天府教育改革中心,累計結對學校17對、34所;兩江、天府兩地司法行政機關聯合發布《律師行業信用分級評價管理辦法》,建立律師行業信用分級評價管理共享互認機制。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