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渝北,天空湛藍如洗,白云舒卷如畫,清新的空氣成為市民們觸手可及的生態福祉。這一幅“渝北藍”的生動圖景,正是全區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的直觀體現。

近日,記者從渝北區生態環境局3季度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渝北區堅持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聚焦工業、揚塵、交通、生活等多源污染,深入推進多源共治、精準施策,3季度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區域“藍天底色”更純、生態顏值持續提升。
空氣質量持續向好攻堅任務高效推進
清晨,第一縷陽光漫過渝北,湛藍天空下,晨練的群眾仰頭深呼吸,眉宇間漾著藏不住的幸福。“現在只要是晴天,抬頭就能看到渝北藍?!奔易陕方值赖男扈と缡钦f。
這份暢快的呼吸,正是渝北區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結出的碩果。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渝北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源頭治理,打出精準有力的“組合拳”,推動全區大氣污染防治從“人防”到“技防”、從分散整治到系統治理的深刻轉變。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渝北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累計達225天,位居中心城區第一。特別是在第三季度,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7月至9月優良天數達到82天,同比增加14天;PM2.5平均濃度降至15.9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6微克/立方米,降幅達14.1%,展現出季節性管控與常態化治理相結合的良好效果。全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穩步推進。截至10月20日,市下達的6大類34項攻堅任務累計完成率達85.79%,位列全市第2,展現出高效的系統治理與部門聯動能力。
多源共治精準發力重點領域實現突破
秋高氣爽,清晨的公園人氣爆棚。在中央公園、碧津公園等休閑場所,無論是少年聞雞起舞練拳、青年活力迸發跑步、中老年行云流水踢毽,單是在戶外走一走,就讓人神清氣爽……

這一切背后,一場關乎城市呼吸、關乎民生福祉的藍天保衛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
在工業治理方面,今年,全區持續推進重點企業減排,指導長安汽車整車廠等VOCs排放大戶落實臭氧預警期間錯峰生產,推廣“活性炭定期換”小程序實現動態監管,累計推動7家企業成功創建績效分級A級、B級(或績效型引領性),樹立行業減排標桿,數量居全市前3。
在揚塵管控方面,對全區40余個重點建筑工地實行“十項措施”常態化巡查,對軌道15號線、機場F片區棄土場等項目實施專人駐點監管,結合道路走航監測與“468”頻次科學灑水作業,有效遏制顆粒物污染。
在生活源治理方面,創新推出“渝北餐飲油煙月月”小程序,完成110家重點餐飲單位凈化器清洗,616家社會餐飲單位抽測抽檢,啟動11家公共機構油煙深度治理。同時推進煙花爆竹禁放區擴大和銷售點優化工作,倡導公眾踐行綠色低碳文明環保生活理念。
在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在區府廣場等重點路段優化交通組織,在機場物流園等區域開展柴油車路檢1.06萬臺,查處超標車輛108臺,推動江北機場建成投用約300座橋載電源設備,有效降低移動源污染負荷。
系統強化保障構建智慧治理格局
展望下一階段,渝北區已制定系統化、精細化的攻堅方案,致力于從源頭到末梢全面提升大氣治理現代化水平。

在工業源治理方面,將健全企業幫扶機制,組織專家團隊對重點企業開展全流程排查診斷,推動VOCs源頭替代和深度治理,助力企業申報中央資金項目,持續培育A、B級績效企業。
在揚塵與機動車協同管控方面,將嚴格監管全區重點工地,督促落實“揚塵控制十項規定”;積極響應高排放柴油貨車限行政策,加快淘汰國四國三柴油貨車。同時,依法管理渣土運輸,嚴防渣土“跑冒撒漏”,及時查處重型柴油車尾氣后處理裝置弄虛作假。
在生活源治理方面,將完成11家公共機構油煙深度治理,常態化開展餐飲油煙抽檢抽測,同時,持續抓好基層環保工作者業務培訓,有效提升其業務能力。
在能力建立方面,用好“一街一站”實時監測網絡,結合人工走航、便攜監測設備,對冒泡高值第一時間發現、開展巡查、有效處置,為“渝北藍”筑牢科學基石。
未來,渝北區將以群眾身邊的藍天獲得感為導向,強化系統治理和區域協同,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建設美麗渝北注入更多生態底氣。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