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全球渝商大會在重慶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政商菁英、行業翹楚齊聚山城,共敘渝商情誼,共謀發展大計。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賽力斯集團、重慶華峰、國機集團、惠科股份、德國川渝總商會、四川省重慶商會等單位代表在會上作了精彩發言,展現了渝商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
與會嘉賓還圍繞深化渝港合作、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協同、擴大對外開放等議題,分享了發展經驗,擘畫了合作藍圖,凝聚了全球渝商共建現代化新重慶的強大共識,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注入了強勁動力。

蘇清棟
重慶企業家秉承“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精神,創造了各行各業的輝煌成績,充分展現了自強不息、勇于創新、重信重義的渝商精神。
蘇清棟:
香港將發揮“超級聯絡人”優勢
助力重慶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會上,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蘇清棟高度評價重慶企業家精神。他指出,重慶企業家秉承“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精神,創造了摩托車出海、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等輝煌成績,筆記本電腦產量穩居全球第一,汽車整車生產規模位居全國前三,充分展現了自強不息、勇于創新、重信重義的渝商精神。
這種蓬勃發展的態勢,使重慶成為香港企業家深耕內陸、鏈接全球的戰略支點。2024年渝港貿易額突破575億元人民幣,在西部12省區市中位列第一,重慶在港上市企業達19家。重慶作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也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成為香港企業家開辟內陸市場的新藍海。
立足良好的合作基礎,蘇清棟代表聯誼會提出深化產業協同的倡議。他表示,香港2025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貿易自由度居世界首位。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特區政府已協助超1300家海外及內地企業在港拓展業務,帶來超1600億港元外來直接投資。聯誼會將發揮香港“超級聯絡人”優勢,助力重慶企業拓展海外融資與海外市場,同時依托重慶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戰略優勢,提升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新賽道的合作空間。

張興海
當前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向縱深邁進,國家戰略紅利持續釋放、產業發展機遇加速集聚,這是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更是渝商扎根故土、建功立業的新賽場。
張興海:
“重慶造”金字招牌熠熠生輝
問界M9穩居50萬元級豪車銷冠
會上,重慶市工商聯主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代表重慶市工商聯(市總商會)發言。他介紹,目前,全市民營經營主體占全市經營主體總數的97.8%,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1.6%,吸納城鎮新增就業占比90.2%,繳納稅收占比47.8%,撐起重慶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全市民營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占全市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比例達到99.5%、91%,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在細分領域占穩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重慶造”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輝。
作為這一發展成就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賽力斯將智能制造作為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抓手,建成三個超級工廠,關鍵工序100%自動化。企業率先應用萬噸級一體化壓鑄技術,將222個零部件集成為10個,生產效率與產品精度全球領先。今年央視春晚上,700多輛問界M9通過智慧燈光系統組合變幻出超過100種配色和圖形,充分展示了重慶汽車產業數智化水平。今年前三季度,集團營收超過1100億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0萬輛。截至目前,問界M9累計交付量突破25萬輛,穩居中國市場50萬元級豪華車市場銷冠。
張興海認為,當前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向縱深邁進,國家戰略紅利持續釋放、產業發展機遇加速集聚,這是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更是渝商扎根故土、建功立業的新賽場。他表示,將把企業發展嵌入國家戰略和重慶發展,積極融入重慶“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以實際行動展現渝商作為。

尤飛宇
華峰集團的發展實踐生動詮釋了重慶工業的蓬勃活力,有力印證了重慶市“親商重商”、涪陵區“服到位、零距離”的一流營商環境,充分證明了華峰在渝投資的正確選擇。
尤飛宇:
集團發展詮釋重慶工業活力
加碼投資再造一個“涪陵工業”
會上,華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尤飛宇總結了企業在渝發展成就。華峰集團自2010年投資重慶以來,累計投資超260億元,建成擁有15個法人單位的現代化新材料產業園。目前產業園擁有國家單項冠軍產品2個、重慶市百強企業3家,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單體氨綸生產車間和國內最大的鋁熱傳輸復合材料生產基地。截至目前,重慶華峰累計實現產值超2000億元、利稅近300億元。
這一驕人業績的背后,是企業以技術創新鍛造核心競爭力、驅動全產業鏈新升級的不懈努力。重慶華峰秉承創新發展理念,聚焦產業鏈持續突破核心技術,在突破己二腈“卡脖子”技術、打通“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龍66”全產業鏈的基礎上,進一步向產業鏈關鍵技術發起攻關,建成全球首套環己烷一步氧化法制己二酸的工業化裝置,打通產業鏈產能釋放關鍵環節,顯著增強了產業鏈韌性。目前已建成5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核心技術300多項,國家授權專利150余項,榮獲省部級科技獎13項。
尤飛宇認為,華峰集團的發展實踐生動詮釋了重慶工業的蓬勃活力,有力印證了重慶市“親商重商”、涪陵區“服到位、零距離”的一流營商環境,充分證明了華峰在渝投資的正確選擇。他表示,將緊緊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指引,加碼在渝投資,重點推進年產138萬噸功能性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年產45萬噸高端鋁板帶箔項目、年產60萬噸功能性高端尼龍項目和中試基地項目等,為再造一個“涪陵工業”目標展現華峰擔當。

周開荃
面向未來,國機集團已明確了“十五五”期間與重慶市深化合作的戰略方向:一是共創“原創技術策源地”;二是共建“全球出海快車道”;三是共筑“產業生態共同體”。
周開荃:
在渝新設立儀器儀表集團
打造央地合作典范和標桿
會上,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簡稱國機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開荃以濃厚的家鄉情懷開場。這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其30年職業生涯有25年在重慶工作。
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國機集團聚焦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礎研制與服務、工程承包與供應鏈三大主業,與重慶市始終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今年,國機集團在渝投資再次實現重大突破:在重慶新設立了國機儀器儀表集團,控股川儀股份、注入4家科研院所和1家工貿企業,并計劃投資75億元,爭創國家儀器儀表行業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科創平臺,全力保障我國儀器儀表產業自主可控,打造央地合作的典范和標桿。
面向未來,國機集團已明確了“十五五”期間與重慶市深化合作的戰略方向:一是共創“原創技術策源地”,集團將發揮30余家科研院所和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創資源,聚焦重慶“33618”現代產業體系痛點、卡點、難點和重大城市治理等戰略任務,聯合在渝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賦能“重慶智造”和數字重慶建設;二是共建“全球出海快車道”,集團將發揮全球350多個駐外機構等國際化優勢,聯合重慶內陸開放綜合樞紐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定位,服務重慶地區企業“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融入全球產業體系;三是共筑“產業生態共同體”,以新設立的國機集團為平臺載體,全鏈條推動高端儀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落地重慶,共同構建自主可控、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

王智勇
重信重義、自強不息是渝商骨子里的基因,崇商重企、追求卓越是新重慶最閃亮的標識。全球渝商要把思鄉之情化為投資之行,把創業之志寫進家鄉大地。
王智勇:
把思鄉之情化為投資之行
把創業之志寫進家鄉大地
會上,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智勇以“兩江潮涌 渝商‘歸巢’”開場,這位地道重慶人表示將與這座城同呼吸、共成長。
成立于2001年的惠科股份以“豐富人類的視覺享受”為愿景,深耕半導體顯示領域,現已成長為集研發、制造、銷售及終端應用于一體的高科技領軍企業,在全球布局數十座現代化生產基地,員工近兩萬人,液晶面板產能穩居全球前三。
重慶作為惠科的戰略核心與創新引擎,集聚了企業最先進的生產線和最精銳的研發力量。作為“鏈主”企業,惠科聯動上下游數百家企業聚鏈成群,助力重慶邁向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王智勇表示,這份成績源于重慶市委、市政府把電子信息定為“主導產業”的遠見,得益于巴南區“拿地即開工”的效率,更離不開家鄉人的鼎力支持,讓世界看到“渝屏”璀璨。
王智勇認為,惠科的高速成長根植于重慶“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的沃土。這里以務實政策助企業輕裝上陣,從產業精準扶持到減稅降費,讓企業心無旁騖謀創新、擴產能;這里以公正法治為企業創新護航,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讓企業研發熱情持續高漲、創新成果競相迸發;這里以高效服務為企業提速賦能,市、區兩級部門并肩作戰,渝關“白名單”“渝快辦”一網通辦,新型政商關系讓企業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他表示,重慶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既是吸引全球渝商回歸的“強磁場”,也是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戰略的鮮活體現,更是廣大在渝企業家的共同福祉。
王智勇表示,重信重義、自強不息是渝商骨子里的基因,崇商重企、追求卓越是新重慶最閃亮的標識。他呼吁把思鄉之情化為投資之行,把創業之志寫進家鄉大地,惠科愿與全球渝商并肩攜手,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勇立潮頭、再譜華章。

嚴澍
重慶發展未來可期、潛力巨大,將一如既往、全心全意發揮僑界優勢,鏈接僑商資源,繼續為家鄉招商引資、招財引智、鋪路搭橋。
嚴澍:
重慶發展未來可期潛力巨大
以僑架“橋”為家鄉引資引智
會上,德國川渝總商會執行會長、重慶僑商領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澍分享了以僑架“橋”助力重慶發展的實踐經驗。這位南岸籍德國華僑曾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并受邀參加“九三閱兵”觀禮。2020年,他回國投資創辦重慶悅天云誠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國首批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目前已在江北區、北碚區簽約落地,同時和其他11個省市達成意向性合作協議。他牽頭創辦了重慶市僑商產業園,旨在以僑架“橋”,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在數字建設賦能民生服務方面,嚴澍建設運維了全國第一個省級農民工保障平臺——重慶市農民工工資預警監控平臺。同時協助市交通執法總隊建成全市出租車管理算法系統,打造重慶市公益訴訟平臺等信息化政務系統,助力數字重慶建設。
在發揮僑商資源助力經濟發展方面,嚴澍牽頭聯絡各國華僑華商,對接重慶經開區建立重慶市僑商產業園,旨在通過發揮僑界優勢,吸引僑資僑企來渝投資。截至目前,已簽約日本、新加坡等國僑商投資項目,引進高新技術企業11家,產業園前三季度產值突破10億元,進出口額達到5000萬美元。特別是今年重點引進了一家高新技術汽車線束廠,計劃年底正式投入生產,預計明年產值超過20億元。
在加強多方協作助力中外互通方面,嚴澍策劃促成“一帶一路”國際職業技能認證中心在重慶掛牌成立,主要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技能人才培育,推動國際技能交流合作。同時,聯系對接馬來西亞商會中國合作總商會,于今年8月在南岸區迎龍創新港掛牌成立馬中合作總商會重慶代表處。
嚴澍表示,重慶發展未來可期、潛力巨大,將一如既往、全心全意發揮僑界優勢,鏈接僑商資源,繼續為家鄉招商引資、招財引智、鋪路搭橋。

呂狀文
四川省重慶商會現有會員1500余家。近年來,商會圍繞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團結帶領在川近100萬渝籍商人,累計回渝投資超410億元。
呂狀文:
團結在川近100萬渝籍商人
累計回渝投資超410億元
會上,四川省重慶商會會長、四川星瑞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狀文,代表四川省重慶商會作了交流發言。
商會現有會員1500余家。近年來,商會圍繞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團結帶領在川近100萬渝籍商人,累計回渝投資超410億元。
在這個過程中,呂狀文深刻感受到重慶對民營企業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他認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助力重慶經濟跑出“加速度”,“渝商歸渝”號召讓全球渝商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共享重慶發展機遇。
在錨定雙圈戰略、找準渝商新坐標方面,商會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以“會長引領+矩陣聯動”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宣傳體系,織密雙圈“信息網”。搭建“雙向驅動+多元平臺”服務體系,承辦協辦各類招商推介會,組織全國近700家客商赴重慶15個區縣投資考察,實現招商引資117.5億元。推動四川11個市州籌建渝籍商會,搭建川渝一體化發展平臺,為在川渝商鋪好歸渝興業路。
在聚焦產業協同、激活渝商新動能方面,商會聚焦“重點領域”,推動產業“強聯動”,在“補短板”“鍛長板”上做文章。會長單位星瑞集團投資11.86億元在渝多地布局養老項目,構建“產業集群”與雙圈“三鏈”同頻共振。商會積極探索“物業共持、信息共享、載體共建”模式,骨干企業聯合投資45億元打造西部運動休閑鞋服制造基地,有效推動川渝鞋服產業邁向“協同共贏”,始終做雙圈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
您即將離開“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